6月,华为鸿蒙智行以强势表现,惊艳众人;小鹏汽车、零跑汽车凭借“性价比+技术平权”策略,实现高速增长;理想汽车则在转型阵痛中,寻求出路。 在终端促销加剧的背景下,华为鸿蒙智行月度交付重返5万辆大关,达5.27万辆,同环比分别增长14.32%和18.66%,重夺新势力月度销冠。不过因产品切换,上半年华为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约20.4万辆,同比下降20%。 作为华为鸿蒙智行销售主力,问界品牌6月贡献4.47万辆,占比高达85%,表现尤为抢眼。问界M8、M9分别凭借2.12万辆和1.37万辆的交付表现,继续稳坐40万级、50万级市场销冠。 华为鸿蒙智行仅用39个月实现全系累计交付80万辆,创下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。今年下半年,改款M7和定位在20万元级的尚界首款车型将先后上市,尊界S800也将正式开启交付。 发布6月销量数据后,零跑汽车股价迎来两连涨,其中7月3日大涨5.1%,次日回调1.65%,报收于56.8港元/股。小鹏汽车港股同样两连涨,但7月4日重挫6.56%,收于69.1港元/股,小鹏汽车美股则实现三连涨。 零跑汽车6月交付4.8万辆,同比增长138.65%;上半年累计交付22.17万辆,同比增长155.68%,稳居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同时,已完成全年50万~60万辆销量目标的44.33%(以下限50万辆计算),仅次于小鹏汽车。 “全球化车型+高性价比+双动力路线”产品布局下,零跑C10和C11销量持续保持高位,B10上市第二个完整月交付量即突破1.4万辆。新款零跑C11(参数丨图片)与全新车型B01的亮相,或将为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再添动力。 小鹏汽车则在完成内部组织重构后,利用爆款车型实现“绝地反弹”,一季度曾以9.4万辆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;半年累计交付19.72万辆,同比增长279.01%,单月、半年度增速均超200%。 小鹏汽车在今年取得的巨大进步,何小鹏首先要感谢“铁娘子”王凤英,正是她推行的供应链与渠道改革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,才让小鹏汽车如脱胎换骨一般。何小鹏表示,今年四季度将实现盈利。 新车上市1小时,大定突破28.9万辆;18小时,锁单量突破24万辆,不论这组数字如何被质疑,雷军为小米汽车带来的流量,都堪称现象级。 在中国各大车企均开始布局混动增程产品之后,理想L系列增程产品增速严重放缓,导致半年交付20.39万辆,仅同比增长7.91%,下调至64万辆的全年目标,也只完成31.87%。 虽然多家券商在分析中,看好理想i8和i6上市后的表现,但在全力转向纯电动的关键阶段,理想汽车被迫继5月下调全年交付目标之后,又在6月末下调二季度交付指引,还再度遭到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的大规模减持,令理想汽车在资本市场受到影响。 截至7月3日美股收盘,理想汽车美股已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,收于25.95美元。港股方面,近7个交易日(6月25日~7月4日),仅两个交易日实现上涨,且涨幅均不足1%。 面对巨额亏损,仍维持着体现高端的“牛屋”;急需财务扭亏,却依然巨额投入换电、自研电池;现金流吃紧,却为维系蔚来品牌形象,连推两个子品牌…… 不难看出,蔚来上半年交付量增长,是依靠推出走大众路线的子品牌获得,而且这种“平替”得来的增速远不及预期,显然无法弥补由此造成的单车净利润下滑。 2025年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,李斌给出的盈利公式中,今年四季度蔚来需要月销5万辆以上,其中蔚来与乐道品牌各2.5万辆,萤火虫数千辆。 相较李斌的目标,目前的蔚来与乐道,还相去甚远。而且半年时间,蔚来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四分之一。即便下半年乐道L90、L80,以及新款蔚来ES8如期而至,其四季度规划也着实显得过于激进。 即便被挤下月度交付冠军宝座,相比长安系的深蓝与阿维塔,以及东风岚图、广汽埃安、上汽智己,极氪科技在上半年也为传统大厂争足了门面。 主攻豪华市场的极氪,6月交付1.67万辆,同环比双降,上半年交付9.07万辆,小幅上涨3.27%。打开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领克,半年销售新车15.41万辆,同比增长22.33%,销量占比近63%。 另外,7月4日极氪宣布,将在7月9日的极氪9X技术发布会上,推出全栈900V的浩瀚超级电混架构——浩瀚-S。不仅如此,最大马力超2000匹的全新001 FR也已箭在弦上。 2025年中场战报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:在比亚迪设定的550万辆销量目标面前,新势力们或凭借独特定位扎根细分市场,或被卷进同质化竞争的洪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