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锦赛男单决赛击败昆拉武特,石宇奇终于收获了自己的首个单项世界冠军。而国羽的上一个世锦赛男单冠军,还是2015年的谌龙。 八分之一决赛对阵东道主选手小波波夫,石宇奇在先输一局且决胜局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获胜。随后的四分之一决赛,他又是苦战三局才击败国羽队友翁泓阳晋级。 半决赛,面对来自加拿大的新秀选手赖浩俊,石宇奇又上演了一场逆转大戏,激战三局闯进决赛。所有人都在担心,石宇奇还能不能撑到最后。 决赛上演之前,媒体记者就已经向石宇奇抛出了疑问——体能是否还足够冲冠?对此石宇奇的回答是,“体能肯定是一个问题,但也不算一个问题。” 面对卫冕冠军昆拉武特,石宇奇在首局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反超,让所有人为这位国羽名将捏了一把汗。赛后石宇奇也坦言,自己在被追分时确实没能找到快速调整的方法。 “大家都知道这次打了六场比赛,每一场都很困难,很多次都是几乎快要输掉的比赛去扳回来。”回顾这样一条夺冠之路,石宇奇用“不容易”三个字来形容。 2018年世锦赛男单决赛,在南京主场观众的叹息声中,石宇奇连丢两局不敌日本选手桃田贤斗屈居亚军,那也是他此前,离单项世界冠军最近的一次。 在今年世锦赛一步步前行的路上,石宇奇不断表示自己希望保持一颗“平常心”,“虽然世锦赛很重要,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,也希望去拿下这个头衔,但还是要一场一场(打)。” “最后一场决赛,就是要更加积极,抛开其他所有的客观因素,我的心态就只是想赢,没有去考虑输的结果。”赛后剖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时,石宇奇袒露了自己对于胜利的渴望。 但在将这份渴望作为动力的同时,他也在努力给自己减压,“只有想赢没有怕输,我觉得自己也不需要再去证明什么,就是想拿出最好的表现全力以赴,去奉献给大家。” 最终,石宇奇的确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的表演,也卸下了长久以来压在他心上的一块石头,“大家可能都觉得我团体赛打得更好一些,但单项赛我其实也每次都非常努力。” 用连续突破三局大战这样一种最具含金量的方式,石宇奇终于把多年的努力兑现,也用最具分量的冠军荣誉,让自己“国羽男单扛旗人”的角色更加名副其实。 “感觉就是在单纯‘打工’,没看到任何希望,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去打。”梦寐以求的单项世界冠军头衔迟迟无法握在手里,让石宇奇一度失去了前行的动力。 “我愿意去负起这个责任,把中国羽毛球队男单的成绩或者说地位,给打上去。”他曾如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。于是他做出了一如既往的选择——失败后,再努力拼一次。 进入2025年,他真的拼出了一片天:时隔7年再度问鼎全英赛、苏迪曼杯帮助国羽夺得创历史的第14冠(同时个人连续16场团体赛保持不败)。 回顾职业生涯,赛场上,石宇奇经历了一次次大赛挫折,赛场外,他也经历了伤病和“祸从口出”——因为在网络上和网友“对线”而被国家禁赛近一年。 从曾经备受观众期待的“小石头”,到如今真正站上世界之巅的王者,石宇奇总算圆梦,“现在还是尽量保持一个冷静的状态,但回去之后,可能脑子还是会不自觉想到今天的冠军吧。” 石宇奇曾把参加大赛的选手比作往墙上撞的“鸡蛋”——“砸碎了,粘起来,捡起来再砸。可能要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,那个没有碎的就是冠军。”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