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起,今世缘经销商团队在朋友圈密集发布两张海报,一张印有“原浆、真年份?无论年份多少,好喝才是王道”,另一张印有“好酒不仅请兄弟,好酒大家一起喝”。 这两张海报一经传开,便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迅速激起酒圈涟漪。行业人士很快看出,这似乎是对洋河“真年份”战略和“兄弟情”营销的暗讽。 然而,这波原本想“蹭热度”的营销动作,却意外翻车了,不但没能抢到洋河的风头,反而让今世缘自身的短板再度暴露,被不少网友调侃“没格局”。 6月底,洋河举行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,推出一款定价59元的“真年份”光瓶酒产品。这款以“优选核心产区基酒、100%三年陈”为卖点的光瓶酒,被洋河定义为“去掉包装喝好酒”的国民级口粮酒。 同时,洋河还与京东联名推出“兄弟情”营销策略,借助“兄弟携手 共创未来”主题来强化亲民形象,并打出“请兄弟喝好酒”,强调基酒“100%三年陈”的宣传语,而且洋河还公开了基酒的来源。 酒越陈越香,是白酒行业的共识。今世缘的海报显然是想打破这个共识,重新构建“年份跟好喝无关”的认知,然而它却并没有对“好喝”给出可量化、可验证的标准,其“好喝才是王道”的广告语,缺乏说服力。 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在微博上表示,今世缘海报里那句“不谈年份”颇有种酒圈阿Q的喜剧幽默,你是来搞笑的吗?不谈年份,那国缘V9标价1588又凭什么呢?有这个钱买习酒、郎酒、五粮液、国窖1573不香吗? 事实上,今世缘一直未对外公布其产品的具体年份信息,其宣传还停留在“新一代清雅酱香”“酒中宝石”“新派高端浓香”等模糊概念上。 如今消费者更关注真实透明的信息,对产品的年份、工艺有明确要求,不再接受概念营销。有网友犀利点评:“你自己都不敢公开年份信息,又有什么底气质疑别人的年份酒呢?” 一直以来,今世缘因基酒产能问题备受质疑,被怀疑外购基酒勾兑。这也被认为是今世缘不谈产品具体年份的原因。毕竟,没有哪个品牌会自曝短板。 截图显示,这次事件反而被说成了“洋河黑淡雅”。有媒体表示,“本次淡雅画面未经审核就发布,造成恶劣影响”,要求“删除所有朋友圈发布的本次淡雅宣传海报和视频”,并表态“市场竞争要良性发展,不参与对竞品的评论和抹黑”。之后,也确实有自媒体发文称被恶意投诉。 授予国缘四开“第一”证书的,是一家叫“弗若斯特沙利文”的第三方咨询机构。据公开资料,沙利文于1961年在纽约设立,在全球设有40多个办事处。它的主要业务之一,就是提供市场地位确认服务。 今世缘或许是想借此为国缘四开“镀金”,进一步提升市场知名度。然而证书的脚注上写着,数据是按2023年全国中度高端白酒市场各品牌500元价格带单品在中国大陆的销量(万升)计,中度高端白酒500元价格带单品指“度数在40-50度之间,每500毫升出厂价位于500元价格带”的白酒单品。 为了接住同乡“天才数学少女”送来的破天流量,今世缘先是借势营销送酒,策划了“何其有缘,师生相遇。姜萍的领路人王闰秋老师”专访活动,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。 同年11月,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和涟水中专双双发布通报,姜萍作弊被实锤。当初高调赠酒的今世缘也因此被卷入舆论旋涡。业内人士指出,从品牌公关的角度看,姜萍事件反转对今世缘酒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 财报显示,2019年—2024年,今世缘的省外收入分别3.09亿元、3.29亿元、4.47亿元、5.19亿元、7.27亿元、9.2亿元,对应营收占比分别为6.4%、6.46%、7.02%、6.61%、7.2%、8.07%。距离2025年“省外占比20%”的目标相差甚远。 表面上看,今世缘去年省外营收增速达到27.37%,似乎有点亮眼,但背后是高昂的代价——省外市场营业成本同比暴涨51%,远超江苏省内各大区的成本增速。 2024年底,今世缘共有615家省外经销商,比省内经销商还多2家。省外经销商平均贡献营收仅150万元,非但未带来规模效应,反而分散了资源。 今世缘的全国化受阻,一方面因品牌与江苏文化绑定过深,“缘文化”及婚宴场景在外地缺乏共鸣;另一方面,相比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洋河等名酒,今世缘的品牌力和号召力仍不足。 2021年—2023年,今世缘营收增速在23%至29%之间。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,今世缘的增速开始放缓,下滑至个位数。去年第四季度,其营收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。 在全国化进程缓慢的情况下,今世缘只能在省内市场继续“卷”。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热销后,今世缘抛出“内涵式”海报,正是这种焦虑的表现。 肖竹青表示,对洋河的评价关键词是“主动调整、长期主义、系统能力”;对今世缘的评价关键词则是“治理短板、短视营销、结构性瓶颈”。两者在战略成熟度、组织韧性和行业伦理上,呈现出明显的高下分野。 在肖竹青看来,洋河正在用“深蹲”换取下一轮“弹性”,考验的是耐力与系统重构;今世缘则在用“短跑”冲刺省内份额,但治理、产能、品类、伦理的四重短板随时可能让速度反噬品牌。


